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00 01986oam2 2200325 450
- 010 __ |a 978-7-5645-7328-7 |d CNY65.00
- 100 __ |a 20210928d2021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一支花鼓千斤重 |A yi zhi hua gu qian jin chong |e 豫南千斤乡杨摆柳艺术团的调查与研究 |f 霍豆豆著
- 210 __ |a 郑州 |c 郑州大学出版社 |d 2021
- 215 __ |a 172页 |c 图 |d 24cm
- 300 __ |a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资助项目
- 314 __ |a 霍豆豆 (1987-),女,河南信阳人,信阳学院音乐学院教师、音乐理论教研室主任,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201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18年,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学资助项目,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2017年和2019年,先后执笔主持国家艺术基金“豫南花鼓戏表演人才培养”“大别山民歌演唱特色人才培养”项目并进入复评,作为主辩人,在北京完成复评答辩。
- 330 __ |a 豫南花鼓戏主要流布于豫南、鄂北、鄂东北的大别山一带,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新县最为盛行。每逢庙会与添丁、祝寿等喜事场合,当地有请戏班唱戏的习俗。2014年,光山花鼓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摆柳艺术团由新县千斤乡政府命名,以表演豫南花鼓戏为主,兼有地灯等艺术形式。从艺术团的运作方式与艺术传承情况看,它实际上仍是一支自主经营的民间花鼓戏班。本书采用民族音乐学的学术视角与音乐志的记述方式,以田野调查为手段,从戏班运作、用乐、演出功能等方面展开研究,结合成员的社会身份与地位、戏班运营机制、花鼓戏传承与戏班发展等的探讨,对戏班与区域文化生态、社会礼俗之间的互动折射出的人类学内涵进行分析。
- 517 1_ |a 豫南千斤乡杨摆柳艺术团的调查与研究 |A yu nan qian jin xiang yang bai liu yi shu tuan de diao cha yu yan jiu
- 606 0_ |a 花鼓戏 |x 文工团 |x 调查研究 |y 河南省 |y 光山县
- 701 _0 |a 霍豆豆 |A huo dou dou |f (1987-) |4 著
- 801 _0 |a CN |b 北京京城新安 |c 20220819
- 905 __ |a WFKJXY |d J82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