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00 01831cam0 2200253 450
- 010 __ |a 978-7-5227-1488-2 |d CNY128.00
- 100 __ |a 20230319d2023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重庆时期的国立中央大学 |A zhong qing shi qi de guo li zhong yang da xue |f 罗玲著
- 210 __ |a 北京 |c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d 2023
- 215 __ |a 366页 |c 图 |d 24cm
- 314 __ |a 罗玲, 女, 汉族, 中共党员, 1977年12月出生。副教授, 四川大学历史学(专门史)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访问学者。2004年7月至今, 任教于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及陪都重庆史的学习研究。 担任《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陪都史》《中国近代关系史》等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
- 320 __ |a 有书目 (第346-363页)
- 330 __ |a 抗战期间, 六十余所大专院校先后西迁重庆, 奠定了战时首都重庆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心, 也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布局。而国立中央大学又是迁渝院校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所, 它不仅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最高学府, 也是抗战时期国内规模最大系科最全的大学。1937年底, 西迁重庆的中央大学复课, 在极其艰辛的条件下, 迅速发展为招生人数最多、系科设置最齐全的高等学府, 开始了它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的另一段辉煌。中央大学在重庆的九年期间是其发展史上最为辉煌和最值得纪念的一个重要时期, 其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给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留下宝贵启示。同时, 中大师生广泛参与大后方的开发建设, 参与时局建言与文化创造, 形成了国难中“救国”“救亡”的政治活动与大学学术的结合与互动。通过内迁重庆的中央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影响来探讨20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政治变迁与现代大学发展的辩证关系, 对于把握近代中国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提供了一个窗口和视角。
- 601 02 |a 国立中央大学 |A guo li zhong yang da xue |x 校史 |z 1937-1945
- 701 _0 |a 罗玲, |A luo ling |f 1977- |4 著
- 801 _0 |a CN |b WFKJXY |c 20240827
- 905 __ |a WFKJXY |d G649.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