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00 02113nam0 2200325 450
- 010 __ |a 978-7-303-25757-7 |b 精装 |d CNY168.00
- 100 __ |a 20220602d2022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中华帝国晚期的大众文化 |A zhong hua di guo wan qi de da zhong wen hua |f (美) 罗友枝, 黎安友, 姜士彬主编 |d =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f Evelyn S. Rawski, Andrew J. Nathan, David G. Johnson |g 赵世玲译 |z eng
- 210 __ |a 北京 |c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d 2022
- 215 __ |a 11, 710页 |d 22cm
- 314 __ |a 罗友枝 (Evelyn S. Rawski), 匹兹堡大学历史系教授, 研究方向为近代东亚和中国近代史, 着重于大众史、大众文化和社会礼俗史的研究。黎安友 (Andrew J. Nathan),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东亚研究所主任, 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与外交政策、比较政治等, 著有《中国的民主》《中国政治变迁之路》《长城与空城计: 中国寻求安全的战略》等。姜士彬 (David G. Johnson), 力口州大学伯克禾U分校中国研究中心教授, 早年专注中古中国士族研究, 近年关注明清大众文化研究, 著有《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景观与祭祀: 中国北方乡村生活的仪式基础》等。赵世玲, 北京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学士和硕士, 加拿大Queen's University历史学博士。
- 330 __ |a 20世纪70年代末, 西方史学的研究取向发生了变化。年鉴学派史学家们放弃传统年鉴学派对经济、社会和变化的研究, 不再支持总体史学, 他们收编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把注意力转向小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会边缘和公认价值的负面上, 如巫师、离经叛道者等边缘人, 到了80年代更转向了视个人为研究主体, 以政治、饮食、服装、日常语言、身体等为研究主题的新文化史。本书便是这次史学“文化转向”所影响的产物。
- 510 1_ |a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z eng
- 606 0_ |a 群众文化 |A qun zhong wen hua |x 研究 |y 中国 |z 近代
- 701 _0 |a 罗友枝 |A luo you zhi |g (Rawski, Evelyn S.) |4 主编
- 701 _0 |a 黎安友 |A li an you |g (Nathan, Andrew J.) |4 主编
- 701 _0 |a 姜士彬 |A jiang shi bin |g (Johnson, David G.) |4 主编
- 702 _0 |a 赵世玲 |A zhao shi ling |4 译
- 801 _0 |a CN |b 北京京城新安 |c 20220602
- 905 __ |a WFKJXY |d G2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