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科技学院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

|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5

题名/责任者:
先秦两汉儒家气性论研究:从孔子到王充/任鹏程著
出版发行项: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ISBN及定价:
978-7-5227-1784-5/CNY169.00
载体形态项:
480页;24cm
并列正题名:
Study of Confucian theory of human nature containing Qi in the pre-Qin and Han dynasties:from Confucius to Wang Chong
其它题名:
从孔子到王充
个人责任者:
任鹏程, 1990- 著
学科主题:
儒家-哲学思想-研究-中国-先秦时代
学科主题:
儒家-哲学思想-研究-中国-汉代
中图法分类号:
B222.05
一般附注:
博士论文出版项目
责任者附注:
任鹏程, 1990年生, 男, 山东泰安人, 山东大学哲学博士, 现任职于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儒学、中国古代哲学, 在《东岳论丛》《周易研究》《齐鲁学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多篇。
书目附注:
有书目和索引
提要文摘附注:
先秦两汉儒家人性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我们的答案是“气性论”。气性论, 简单来说, 即以气论性, 或者说是, 性中含气。究其根源, 这与古代气化宇宙论有关。古人以为, 天是万物之本。天含有气并能以气生物。这就是说, 气即生存的开端。而生存的本原, 又与性有关, 此即“生之谓性”。因此可以说, 性含气。或者说, 性即是气。这种人性理论形态便是“气性论”。本书提出: 性乃天的产物并含气, 这是先秦两汉儒家论“性”之通义 ; 着重阐发了从先秦到两汉儒家气论性的不同内涵及其历史演变逻辑 ; 论述了魏晋宋明清儒家气性论的发展演变、特点及意义 ; 论证了气化感应是先秦两汉儒家教化的基本原理 ; 探讨了先秦两汉儒家“性”“气”两个范畴的特质及属性。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B222.05/172 2215538   社科综合类书库-五楼西北     可借 社科综合类书库-五楼西北
B222.05/172 2215539   社科综合类书库-五楼西北     可借 社科综合类书库-五楼西北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CADAL相关电子图书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