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科技学院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

|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9

题名/责任者:
空间视角下产业平衡充分发展:理论探索与经验分析/董亚宁著
出版发行项: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1
ISBN及定价:
978-7-5096-7820-6/CNY98.00
载体形态项:
253页:图;24cm
并列正题名:
Balance and adequat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
其它题名:
理论探索与经验分析
丛编项: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第九批
个人责任者:
董亚宁
学科主题:
产业发展-研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
F269.2
一般附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书出版资助项目 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
责任者附注:
董亚宁, 汉族, 甘肃会宁人, 工学硕士, 经济学博士、地理学博士后。
书目附注:
有书目 (第201-229页) 和索引
提要文摘附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产业发展角度, 一方面, 我国正处于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 实现产业充分发展尤为关键; 另一方面, 我国产业活动空间分布的异质性和动态性特征十分显著, 实现产业平衡发展至关重要。从理论层面, 如何解释经济活动在时间维度的动态增长与空间维度的区位分布及其相互作用一直是经济学和地理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 本书就如何破解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和质量、效益、创新发展不充分重大难题, 在总结已有经济地理增长理论和应用研究基础上: 首先基于人口、产业空间区位选择机制和内生增长机制, 引入微观主体异质性, 将经济活动在时间维度的动态增长与空间维度的区位分布纳入同一框架构建了经济地理增长基础模型; 接着基于基础模型和微观主体异质性理论, 构建在“人口一产业一空间”综合框架下研究我国产业平衡充分发展的应用框架, 从五个方面开展了异质性企业、人力资源空间迁移和产业区位以及创新增长的理论分析; 再接着以农业、工业、服务业三种不同类型产业为例, 试图从不同产业角度探讨实现产业平衡充分发展的具体路径, 同时还立足地方公共服务, 探讨人力资源空间重配对于产业平衡充分发展的客观事实; 最后为促进我国产业平衡充分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使用对象附注:
本书适用于产业发展研究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F269.2/21 1998197   经济类书库-四楼西南     可借 经济类书库-四楼西南
F269.2/21 1998198   经济类书库-四楼西南     可借 经济类书库-四楼西南
F269.2/21 1998199   经济类书库-四楼西南     可借 经济类书库-四楼西南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CADAL相关电子图书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