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7
- 题名/责任者:
- 南朝儒学思想研究/乐胜奎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 ISBN及定价:
- 978-7-01-022752-8/CNY59.00
- 载体形态项:
- 245页;24cm
- 个人责任者:
- 乐胜奎, 1968- 著
- 学科主题:
- 儒学-研究-中国-南朝时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B222.05
- 一般附注:
- 本书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南朝儒学思想与人文精神研究”资助
- 责任者附注:
- 乐胜奎, 男, 1968年生, 1996年在武汉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 2002年在武汉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242-245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运用第一手的史料和现代哲学方法研究南朝儒学, 主张南朝儒学思想是在儒释道三家既相互斗争又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 继承传统儒学思想, 此以刘宋时期的何承天、萧梁时期的范缜等为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较多地保存了传统儒学的原貌, 同时也有其无法调和的内在矛盾, 后逐渐在与其他学派的斗争中发展出以神灭论为核心的儒学体系。神灭论思想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 同时也凸显了该学派思想中相互对立的内在矛盾导致其陷入停滞和衰亡。第二, 以传统儒学中的礼学为核心思想, 它以宋齐时期的雷次宗、王俭, 萧梁时期的皇侃为代表。他们吸取了具有浓厚道家色彩的玄学思想, 又保留了传统儒学的精华即礼学思想, 同时也适应了六朝时期强大的门阀士族的需要, 成为当时儒学思想的主流。第三, 以汲取佛学思想而改进的新儒学思想, 以刘宋时期的颜延之、宗炳和萧梁时期的沈约、萧衍 (梁武帝) 等为代表。他们觉察到当时的儒学面临的内在矛盾, 以及由此导致的在性与天道关系上的冲突, 从而吸取佛学的形上思辨以弥补儒学的缺陷, 形成一套儒释合流的富有义理色彩的思想体系。这一变化开启了后来的儒学发展方向, 成为具有强烈义理色彩的宋明理学的滥觞。
- 使用对象附注:
- 哲学爱好者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B222.05/112 | 2010928 | 社科综合类书库-五楼西北 | 可借 | 社科综合类书库-五楼西北 | |
B222.05/112 | 2010929 | 社科综合类书库-五楼西北 | 可借 | 社科综合类书库-五楼西北 | |
B222.05/112 | 2010930 | 社科综合类书库-五楼西北 | 可借 | 社科综合类书库-五楼西北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