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4
- 题名/责任者:
- 《周易》文本的生成及其意义建构/傅荣贤著
- 出版发行项:
-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2021
- ISBN及定价:
- 978-7-5473-1865-2/CNY78.00
- 载体形态项:
- 348页:图;23cm
- 丛编项:
- 涵泳经典丛书.第一辑
- 个人责任者:
- 傅荣贤 (1966-) 著
- 题名主题:
- 周易-研究
- 中图法分类号:
- B221.5
- 一般附注:
- 扬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阶段性成果
- 责任者附注:
- 傅荣贤,1966年生,江苏盐城人。哲学博士,现为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易学、古典文献学研究,出版《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学研究》《〈汉书?艺文志〉研究源流考》等专著。在《周易研究》《中华易学》《易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孟喜易学略论》《陆九渊易学的心学建构》《论〈易经〉阴阳爻的符号特征:兼与二进制符号0/1之比较》等论文。
- 提要文摘附注:
- 《周易》运蓍成数,因数而生卦爻象、由卦爻象而生卦爻辞,数、象、辞的递相生成,是一个从抽象到具象的演绎过程,具有推导合理性,但不具有结论唯一性,今本《周易》只是若干可能性中的一种文本类型。因此,《周易》不仅是存在论上“是什么”的问题,也是文本生成论上“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数、象、辞作为不同的能指工具,在不具必然性的生成过程中,不断突破各自的前提,形成了对所指之“意”的三重编码。易学史上的解码则围绕数、象、辞三种“有意味的形式”的表意关系展开,既从生成论上分析数之于象、象之于辞的前提性依据;又从存在论上强调辞之于象、象之于数的独立表达,揭示被辞遮蔽的象、被象遮蔽的数的内涵,易学史也成为历代研究者不断叠加主观认知、赋予《周易》以“新意”的过程。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B221.5/98 | 1964816 | 社科综合类书库-五楼西北 | 可借 | 社科综合类书库-五楼西北 | |
B221.5/98 | 1964817 | 社科综合类书库-五楼西北 | 可借 | 社科综合类书库-五楼西北 | |
B221.5/98 | 1964818 | 社科综合类书库-五楼西北 | 可借 | 社科综合类书库-五楼西北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